close

 

 

undefined

(圖片來自台北金馬影展)

  畢贛的第二部劇情長片《地球最後的夜晚》於2018年12月31日打著與身邊重要的戀人度過最浪漫的跨年夜,「一吻跨年」的口號吸引了破億人民幣的預售票房,然而,多數的觀眾卻因其晦澀難懂而昏昏欲睡,和其劇中男主角一樣「進入夢鄉」。究竟它談的是甚麼樣的浪漫呢?又是如何來解釋夢境?

  故事講述男主角羅紘武(黃覺飾)因調查好友白貓的謀殺案,而陷入一段兇殺危機,並與一位自稱為萬綺雯的女人(湯唯飾)戀愛,在兩人計畫私奔、逃離一切之後,這位神秘的女人莫名的消失了,留下羅紘武滿腹的疑問與思念。12年過去了,因父親去世而再度回到故鄉貴州凱里的羅紘武,卻引發了他對這場舊時戀情回憶漩渦,並進入了一場渴望、虛幻、浪漫的夢境之旅……。本片和《路邊野餐》的結構相似,都是以現實和虛幻分割成前後兩部分,前部說明現實的現狀,後部則為以一鏡到底長鏡頭的一場虛幻旅行。比起《路邊野餐》對於想念的直白,本片更加著重於主題「回憶」,回憶的混亂、回憶的扭曲、回憶的美化。使得前半段呈現出現實與回憶的實虛交錯,舊時的片段皆為由羅紘武自己敘事的回憶組成,因此呈現出更多的是慾望和混亂,難以分辨其為屬實,或是被回憶加油添醋過。後半段的夢境則把主角的渴望與後悔全部交織再一起,對於母親的離去、戀人的消失等皆以相似卻不同的形象呈現在夢中。

  佛洛伊德提及潛意識得能透過夢境而顯現,在夢境中以另一種化身、符號存在。在本片後段的夢境中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符號呼應著回憶與現實,如戀人萬綺雯、後來的陳慧嫻之於夢境湯唯飾演的紅髮女,而紅髮的形象又與母親的特徵連結,透露出些微戀母與念母的情結;而母親又和另外一個夢境中由張艾嘉飾演的紅髮女對應,而其在現實的形象是白貓的母親,愧疚之情在此顯露而出;打桌球的男孩與萬綺雯未出世的孩子與陳慧嫻的孩子連結;李鴻其飾演的白貓,在吃蘋果的形象又似乎呼應著羅紘武自己;而綠皮書的故事就如同於整個夢境的劇本,讓兩人以第一視角的飛了起來,並在最後彼此在選轉的屋子相吻。全片很巧妙地將夢境、回憶、懸疑片、現實的元素融合,呈現出記憶的錯亂和慾望的投射,但過於混亂的敘事、破碎的意象、時間的跳躍,而使得本片對於觀者來說難以理解,也是本片最大的爭議之處。

  片中拍攝的相當唯美和魔幻,奇幻的霓虹燈光、大量的雨水意象等都讓這段記憶染上更深沉的神秘色彩。而片中也可以看出有許多承襲自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的元素,如兩人在水草間擁吻的畫面,提及「飛向太空」,可以在《飛向太空》看到;跳入一個積滿汙水的房間、桌上自行移動的杯子等,在《潛行者》中看到。另外,湯唯在電影院哭的泣不成聲,讓我聯想到李安的《色戒》裡,王佳芝純真忘情地在劇院哭泣,可以看出即便羅紘武明明深知被萬綺雯欺騙感情,卻仍在他心中有有著純真的形象。

「除了偷情,我們還經常去看電影,電影和記憶最大的區別就是,電影肯定是假的,是由一個又一個鏡頭組成的,記憶分不出真假,它隨時浮現在眼前。」這句話是劇中羅紘武的畫外台詞,卻可以說是導演給予觀者的最大提示了。導演將片名「地球最後的夜晚」的標題放在羅紘武在電影院戴上3D眼鏡後才出現,罕見的標題運用,暗示著整個夢境即為一部電影,是虛假的,但它又同時是一場記憶投射的夢境,是難以辨別真假的。如果以後設的觀點來看,將視角拉到電影外來看,《地球最後的夜晚》這部片告訴你的都是虛假的,都是導演透過捕捉自己的浮現在眼前的記憶,透過一個又一個鏡頭呈現的。因而要在本片中尋找出明確的答案是沒必要的,也不可能達成,因為許多回憶其實都取決於自己,自己如何看待它,它就怎麼呈現出來。最後的煙花是否有燃燒完,完全取決於你認為它是象徵這段戀情是「永恆」的,亦或是「短暫」的。

 

(影片來自 edkofilms 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劉悅Louis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